凯时
您当前的位置: > 凯时 >

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寻亲之路不易 幸得众人援手 姐妹俩找回失散半

来源:原创 编辑:admin 时间:2023-11-18 09:58

  几天前,家住上海的高婉英和妹妹带着已经去世父亲的一张老照片、一份旧档案,有些忐忑地坐上了前往秦皇岛的火车。

  姐妹俩此行的目的地是她们从未去过,却是父亲心心念念的家乡。来寻找素未谋面亲人的线索只有两个——从老人生前工作单位找到的档案中记载的“籍贯:河北省临榆县秦皇岛海阳镇北郭庄”“外祖母通讯处:秦皇岛东兴街十七号”。

  7月5日,走下火车,家乡的轻风扑面,那么舒适,可打了一辆出租车报出地址后,姐妹俩的心“咯噔”一下沉了。

  原来,“东兴街”这个地址早就不存在了,“海阳镇北郭庄”在哪里也没人知道。

  寻亲之旅就这么结束了吗?姐妹俩决定求助当地相关部门试一试,于是,她们来到了市公安局海港分局说明了来意。

  高婉英觉得这次寻亲是“大海捞针”,给民警出了难题,有些不好意思。但民警却仔细地了解情况,通过“海阳镇”这个关键信息,联系了海阳镇派出所。

  姐妹俩来到海阳镇派出所,得知镇里已经没有“北郭庄”这个名称了。但派出所所长付德征没放弃,“你们姓高,咱镇里有个郭高庄,会不会有线索?我给你们问问村里。”

  付德征把高婉英父亲高庆鹏的名字提供给郭高庄村支书高东海,高东海赶紧找村里多名老人打听。当问到编写过村谱的高庆环时,答案让高东海心里一振。高庆环说:“有啊,是老中医高香舟的大儿子,他弟弟们还都在!”

  “高庆鹏!对,那是我大哥,几十年没音讯了。”高东海联系上姐妹俩的三叔高庆凯时,隔着电话都能听到老人激动的声音,“哎呀,我大侄女从上海回来看我们啦!”

  近乡情怯,在村委会等待相见时,高婉英姐妹心里像有小鼓槌在敲,鼓点密集又紧张。当叔叔站在眼前,双手一握,血脉相连的亲切就一下子穿越了千里路和几十年分别的时光。

  呼亲唤朋、摆席设宴,老家的亲人用最热情的方式欢迎姐妹俩,大家兴奋地交谈,补回了彼此缺失的消息。

  高婉英告诉大伙儿,父亲在老家参军后随部队南下,并考入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外科系,成为一名军医,成家落户上海。因工作几经周转,加之当时通讯条件有限,50多年前父亲探过一次亲后便和老家失去了联系。

  姐妹俩也得知,三叔、四叔都身体硬朗,也常常思念父亲。而父亲从医是受家庭影响,爷爷就是老中医,为人宽厚,一直尽力帮助乡邻,诊所里总是排着队伍。

  “我也是医疗工作者,知道家里三代行医特别自豪。”高婉英的妹妹高海梅说:“今年是建党百年,父亲是名革命军人,我就跟我姐商量好了,一定要回来,看看父亲出发的地方。”

  当初觉得希望渺茫,却在一天内找到亲人,姐妹俩特别感谢相关部门的帮助,专门做了锦旗送到了海阳镇政府和派出所。

  7日,记者联系上姐妹俩时,她们正在弟弟妹妹陪伴下参观山海关古城。她们给记者发来游玩的照片,照片中把手交叠在一起的姐弟们眉眼相似。姐妹俩说,特别是几个堂弟,都依稀有老照片里父亲年轻的模样。

  “寻亲之旅能这么顺利,反映出这里为民办事的效率很高,给我们留下了特别好的回忆。”高婉英说:“哺育了父亲成长的地方、我们的老家,真的好美!”

在线客服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